摘要:200年前的5月5日,无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马克思诞生在德国西南部的特利尔小城。他虽然逝世135年了,但是他的名字,他的学说,依然响彻云霄,影响着当今世界和人类的未来。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正确、科学,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今天,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资本论》中汲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资源,初步探讨其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刘新刚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们探讨马克思思想及其在新时代价值,表达对马克思的纪念。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资本论》。《资本论》博大精深。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资本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将分三部分进行讲授。第一部分,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部分,《资本论》蕴涵的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的思想资源;第三部分,基于《资本论》思考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里面有相关的论述。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同时,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一部分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我们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及其基本遵循展示出来,接下来从学术层面加强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有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资本论》蕴涵的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的思想资源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成为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科学的理论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而科学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追本溯源,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指导之下取得的。《资本论》作为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加强《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学以致用,切实发挥理论的现实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西方学者也在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
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了《资本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方法,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那么,《资本论》蕴涵着哪些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的思想资源呢?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然状态
首先解析一下现代化经济体。我们谈体系它就涉及到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像一个人各部分之间,一个组织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绩效考核部门之间,如果协调并且整体有效,那这样的体系就比较有效率。这就涉及到应然状态的问题。
人类进入社会化大生产,这种大生产之间有一个应然状态。这个应然状态是什么呢?就是有人进行技术创新;有人进行文化创意;有人进行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涉及到金融;有人去做土地经营;最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的结果,在金融和土地空间的支持下,进行加工制造,形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商品。举一个例子,比如这支激光笔,要想做成激光笔就需要有技术创新,还要有文化创意,同时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最后加工制造成激光笔由消费者购买。这样,经济体系就形成了。这里面至少有这样几个部门,比如技术创新、文化创意、自然资源、金融创新,当然涉及到加工制造等,如果这些部门能够协调并有序展开,那么这个经济体系就是有效的,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资本论》在这方面有非常多的学术资源。《资本论》涉及到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它对各个经济部门有具体研究,并且给出了具体部门独特的经济运行规律,阐释了如果完全自由放任反而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协调的经济体系。
(二)《资本论》蕴涵的思想资源
1.《资本论》对于市场经济时代加工制造领域问题的基本判断
《资本论》最重视的是劳动部门,比如《资本论》大量地谈到了生产部门,这是因为当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对于市场经济时代加工制造领域问题,《资本论》都有哪些基本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谈话,涉及到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问题,尤其是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资本论》直接提到了虚拟资本。如果把虚拟提出来,那么虚拟经济以外的就是实体经济。在《资本论》里面,“实体”这个词也出现过。比如在《资本论》第1卷里面谈到了“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资本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这涉及到加工制造、生产等一些部门。从《资本论》关于实体和虚拟的区别,我们就能看到《资本论》在思考体系问题上独特的学理资源。
《资本论》对于市场经济时代加工制造领域问题有哪些基本判断?第一,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第二,认为实体经济领域,也就是加工制造领域存在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资本论》第3卷提出的观点。很多人会问,是不是所有领域都适用这个规律?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资本论》是怎么说的。
《资本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这种逐渐增加……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这里面谈到的“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这种逐渐增加”,这是由于技术水平上升带来的。对于加工制造领域,单位可变资本受技术水平上升所推动的不变资本变大表现得非常明显。同时,在阅读《资本论》第3卷时我们会发现,里面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加工制造领域的。所以,制造业领域是适用这个规律的。当然,对于这个规律的适用范围我们也可以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