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愿景到企业担当 爱普生全力践行绿色承诺

2025-03-28 11:57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从《巴黎协定》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中国“双碳”政策到“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全球各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共识与行动,加快推进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今年,中国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列入2025年国家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进一步推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向深向远。在这个宏大的叙事中,企业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企业的绿色转型已不仅关乎自身存续,更是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作为一家坚持环保长期主义的企业,爱普生自创立之初便在多个领域深度践行“环保DNA”,坚持通过“省、小、精”创造价值,让人与地球丰富多彩。

秉承前瞻视野 不断扩展绿色版图

早在2008年,爱普生便率先制定了《2050环境愿景》,并随着整个社会对降碳扩绿的迫切需求,在2018年进行了更新修订,提出了更为具体且严苛的环境目标,即到2050年达成碳负排放和地下资源零消耗。这一目标不仅早于多数企业的碳中和承诺,更以“负排放”的魄力定义了技术企业的环境责任边界。

而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2023年1月,爱普生中国所有工厂率先实现了向100%可再生电力转型,同年12月,精工爱普生集团全球所有工厂也完成了100%可再生电力转型。基于此,通过使用可再生电力满足用电需求,爱普生集团预计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进一步实现“碳负排放”目标,爱普生制定了明确的脱碳路线。首先,降低自身、供应链及用户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至最低限度,其次通过加强资源循环实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转换,最终以创新的环保技术探索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多种可能性。

截止2023财年,爱普生集团在使用燃料等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GHG)排放及外购能源等产生的间接排放指标,已较FY17减排二氧化碳超80%,在锚定绿色未来的前瞻视野引领下,切实达成了亮眼成绩。

研发绿色引擎 让低碳成为常态

基于多年的环保技术研发与市场深耕,爱普生已将绿色行动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在五大创新领域不断推动着绿色升级。

在办公与家庭打印领域,爱普生正通过Heat-Free冷印技术重构行业标准。传统激光打印机采用高温定影技术,能耗高、碳排放量大,而爱普生的Heat-Free冷印技术无需加热即可喷墨,最大功耗可下降高至90%。在耗材使用方面,爱普生不断通过紧凑轻便的设计,让喷墨打印机更加小巧紧凑,同时通过配备大容量墨仓,减少耗材更换频次,降低环境负荷。此外,爱普生还创新性地在塑料机身中加入再生材料,进一步减少地下资源消耗。在中国,爱普生推出的官方翻新机活动大受好评,仅2023年便与中国用户一起向环境减少了122吨废弃物。

在视觉创新领域,爱普生投影机配备持久激光光源,可持续使用20,000小时,增强寿命减少人力维护。在制造创新领域,通过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技术创新性与可靠性,降低使用能耗,目前爱普生T3机器人比传统SCARA机器人节能可高达30%。截至目前,爱普生已连续十一年成为SCARA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领先者。

此外,为加强资源循环,爱普生目前已研发出可回收利用废纸及纺织纤维的干纤维技术,延长已有材料的“生命活力”;通过创新研发的金属粉末制造技术,以金属熔化雾化工艺,对半导体制造业务的中硅片进行回收再利用,以建立实现金属资源循环的制造流程;并且通过与高校、产业伙伴合作,爱普生正在加速复合塑料在循环经济中的社会应用,以期达成“用地上资源取代地下资源使用”的目标。

为消除大气中更多的碳,爱普生还基于自身专有技术,着力开发可以优先渗透二氧化碳的分离膜,以应对无法避免的剩余温室气体排放。在生物固碳方面,爱普生利用微藻进行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发,目前已成功将实验室中的二氧化碳固定量提高到森林的70倍。

爱普生的绿色实践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价值重构,证明绿色发展与企业增长并非零和博弈。爱普生的一系列绿色行动,也充分得到了国际市场与用户的认可。精工爱普生公司已连续多年荣登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荣获MSCI ESG指数 AAA评级,并入选CDP A List。在气候变化与资源枯竭的危机下,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未来爱普生将持续践行“省、小、精”的环保技术,用自身绿色行动与中国“双碳”战略形成共振,与更多企业一起走向更加广阔的绿色未来!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