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双江中学开展“行走的传统文化课堂”野炊实践活动:走出校园,我们与春天相约!

2025-03-28 10:52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华声在线328日讯(通讯员 谭海军)春风拂过金黄的油菜花田,金色的阳光升起在青翠的山坳间。326日,平江县瓮江镇双江中学的200余名师生走出课堂,在方各湾的青山绿水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品味生活”踏青野炊实践活动。这场融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自然探索于一体的春日之约,成为乡村教育创新实践的生动注脚。

上午九时,在主管教育部门平江县教育局和第八学区及瓮江镇政府的安全保障下,学生们先统一在学校操场集结,然后背着锅铲、提着食材,以班级为单位排成整齐方阵徒步出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琅琅的《弟子规》诵读声与《团结就是力量》等红色旋律交织,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激荡出青春回响。一小时的徒步中,师生们既用脚步丈量乡土,更在经典诵读中感悟文化传承的重量。来自岳阳楼区的“三区支教”教师谭海军介绍:“学校特别设计了'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歌曲与经典诵读成为春日行进的旋律。”经过近一小时徒步,这支文化方阵抵达野炊场地,沿途村民纷纷驻足点赞。

“快看!我们的土灶用青砖砌得像模像样!”七年级学生何萌萌指着灶台兴奋不已。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指导下,各班级迅速化整为零,搭灶台、拾柴火、洗菜切配,《朱子家训》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教诲化作生动实践。最具文化味的当属传统美食制作区:七年级学生在支教教师指导下包出元宝状的饺子,八年级学生用艾草汁揉制青团,九年级学生现场轧制煎饼。“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是味觉记忆,更是文化基因的传承。”瓮江镇第八学区的安保专干单足亮现场指导时强调。

午餐后,学生们围坐一圈,将“传统文化小讲堂”搬到乡野间。社团教师刘银花老师现场讲解《弟子规》中“冠必正,纽必结”的礼仪规范。最特别的是“炊烟里的党史课”,学校党员骨干教师朱本高老师讲述平江革命先辈“红米南瓜闹革命”的故事,学生们围坐在草地上,将文化传承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这样的课堂让传统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记忆走进心灵。”双江中学校长邓志表示。

“垃圾要分类,草木莫折枝。”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开展“净山行动”,将垃圾分类装入环保袋。九年级学生叶熙雯同学说:“我们带走了垃圾,留下了文明;带走了回忆,种下了绿色。希望学校今后多开展这种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

“今天的野炊灶,既是烹饪美食的地方,更是点燃文化自信的火种。当孩子们学会在传统与现代间架起'灶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必将生生不息。”最后的活动讲评中邓志校长这样说。暮色渐起时,身后青山如黛,薪火相传的故事仍在继续。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