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汉技工学校双星闪耀省论文评选:信息化教学与匠心美育共筑职教新高地

2025-03-25 11:0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近日,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4年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湖南大汉技工学校教师高珊、陈岩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公共基础类二等奖与财商文艺建筑服务类三等奖。湖南大汉技工学校在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此次教师获奖不仅彰显了在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下,教师在教研领域的重视深耕成果,更折射出其“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双轮驱动战略,为全省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汉样本”。

获奖论文

从课堂实践到全省标杆

以“互联网+”重构技工教育新生态,高珊老师所撰写的《教育信息化 2.0 计划下推进 “互联网 + 技工教育”》一文,紧扣时代脉搏,深度剖析在教育信息化 2.0 的大背景下,如何巧妙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技工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赋能。文中提出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在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其一系列实操性强的教学策略,为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音乐教育激活工匠精神基因,陈岩老师的《乐普塑匠心音乐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维塑造》,陈岩老师巧妙地将音乐教育与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法。这篇论文不仅展示了陈岩老师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深厚造诣,也体现了学校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

学校优势

产教融合的文化链密码

红色匠心双向赋能,湖南大汉技工学校和大汉国际工匠院构建“湘楚精神传承基地+现代工匠工坊”双阵地,开发《工匠精神十二讲》校本课程,培育出全国技术新时代“潇湘工匠”。湖南大汉技工学校的实践表明,技工教育既要‘硬核’技能,也要‘柔性’素养。他们的信息化教学与美育创新,为破解‘重技轻文’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未来布局

瞄准“新质工匠”培养

湖南大汉技工学校的实践表明,技工教育既要‘硬核’技能,也要‘柔性’素养。他们的信息化教学与美育创新,为破解‘重技轻文’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从一篇获奖论文到一套育人体系,湖南大汉技工学校正以“技术为骨、文化为魂”的职教新模式,书写着“潇湘工匠”培养的崭新篇章。在这片热土上,技能成才与文化浸润的种子,已悄然长成参天大树。(邹含)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