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我的水仙花又长高了,最长的叶子已经有14.1厘米高,1.5厘米宽,快要有1毫米厚了。水仙花的根儿长长的,像极了榕树爷爷的胡子,纵横交织在一起……”重庆市人民小学六年级学生文迪,依然保持着从四年级开始记水仙花培育日记的习惯。
“课堂上,科学老师带领大家观察水仙花,教会孩子们如何培育。孩子们回家后一边培育,一边观察记录。再回到课堂上,语文老师会和孩子们交流培育日记,分享学习体会。”人民小学科研室主任陈燕说,由语文老师和科学老师交替指导,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动植物的过程,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学期开学,重庆市中小学执行“三个一”(一减、一增、一提)行动,把“双减”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教师提升了课堂质量,学生得以更好地回归校园,走进运动场,参与丰富的课后活动,学习的动力大大增强。
让学生在趣味中完成学习
“从2019年开始,人民小学一二年级逐步取消书面考试,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类似闯关游戏的学科素养测试。在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孩子们可以通过卡片答题、闯关等丰富的形式,在趣味中完成学习。”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说,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要鼓励他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激情,让他们度过最美的童年。
“我们数学组老师对减负政策都很支持,学校数学组经常会设置一些九连环、24点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安排的家庭作业也是通过数、说、读、摆、做、玩等方式来完成。老师们发现,孩子们都很愿意沉浸在数学游戏的乐趣之中。”人民小学数学老师王邦林说。
在人民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何霞看来,学校实施作业分层设计的方式,给不同程度的孩子布置相应阶段的家庭作业,还提供了自选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给作业完成效率高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质量。”两江新区重光小学校长李斌说,学校重视学生的“发展思维”,以“真实任务”为驱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校开展了“黄桷树课程”“节气课程”“光小面课程”“寒假牛课程”“红色研学课程”等全方位、多维度的课程体验。其中“光小面课程”包含亲手制作品尝、调查小面价格、参加“店面”招租、研讨饮食文化等实践活动,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思维拓展和实践体验。李斌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吃饱’‘吃好’。”
久违的运动场迎回了孩子们
开学后,记者先后来到美专校街的鑫隆达大厦和建新西路的光宇国际大楼,这两个地方都曾是校外培训机构扎堆的地方。两边楼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是在以前,每逢周末这里都会挤满几百名补课的孩子和陪读的家长,如今已少有人问津。
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变化,家长和孩子们有最直观的感受。家住渝中区大溪沟花园小区的四年级小朋友小菁,现在每天晚上8点都会等着自己的小伙伴,兴高采烈地跑到小区篮球场打篮球。小菁的妈妈说,以前这个时段,小区一个小朋友都看不见,不是在补习,就是在补习的路上。
“好像是发现最近小区里面出来玩的小朋友多起来了。”小区保安刘大伯说,篮球场跳坝坝舞的大妈都换地方了,小朋友躲猫猫的,打球的,跳绳的,一下让小区傍晚的气氛热闹起来了。
如何让学生走出培训班,回归生活实践?今年暑期,人民小学开展暑期阅读活动。孩子们跟随家长走进图书馆、科技馆、红岩村、长寿桃花消防站,记录下每天感悟到的新知识,再和家长共同把暑期实践整理成一个小册子。丰富的暑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和热爱生活。
九龙坡区的家长姚女士发现,今年开学后微信朋友圈有了新变化。“班级里以前参加校外培训的孩子至少有一半以上已经停课了,改为参加其他活动。”姚女士说,大家最近晒出来的都是陪孩子锻炼身体、阅读、做美食的照片,感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特长发展。
家校协同配合更多了
“落实‘双减’,一定需要家校社达成高度协同。”巴蜀小学集团副校长李永强说,家长真正对“双减”政策理解了,减负提质才会成为可能,否则,明补变暗补,治表不治里。
巴蜀小学重视家长教育,提倡家长一定要读懂孩子,遵循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规律。巴蜀小学已经连续5年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专门对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统一培训讲座;向家长客观呈现每学期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并对学生性格、情感、特长的发展进行建议;通过部分学生参加的脑科学测试,帮助家长发现学生的天赋潜能。
开学第一周,渝北启诚巴蜀小学邀请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指导家长填写调查问卷,通过观察孩子游戏闯关的表现,分别从任务完成、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好奇心、挫折应对等8个维度来读懂孩子的行为。这些做法在家长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读懂孩子,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成长之路。
两江新区的行远小学,探索了两年的课后延时服务,如今已开设了AI智能编程、足球、沙画、国画等17项特色课程。“以前总烦心该为孩子报什么样的辅导班,现在不烦恼了。”学生家长罗庆容告诉记者,之前在校外报一学期的课程辅导班动辄就要花费几千元,学校免费的课后延时服务大大减轻了她的家庭负担,孩子回家常常向她“炫耀”在学校玩的机器人,让她感到特别欣慰,孩子玩得好、学得好,家长不焦虑了。
“我们在要求教师课堂提质,加强课后服务的同时,也在给老师‘减压’。”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说,学校提出了“减压10条”:提倡给老师们一个高质量的午休时光;清理和规范各类工作群,避免给教师太多信息干扰;晚餐升级,为加班老师增加营养,校内组织教师的舞蹈、篮球社团,丰富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这些从细节出发的“减压”行动,会给教师落实“双减”更多动力。
“学校的关怀,使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加了。唯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给学生、家长更满意的教育。”邹贤莲说。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3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