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云端”守天路

[来源:新华网]

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执勤七中队官兵在昆仑山口巡逻(2月3日摄)。新华社发(杨浩 摄)

新华社西宁7月21日电 题:我在“云端”守天路

田定宇、杨浩

高速行驶的列车通过7月的可可西里,在长约1600米的昆仑山隧道穿行而过,在青藏铁路守护了11年的上士罗昌强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目送列车平安穿行雪域天路。

担负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守护及周边铁路巡逻任务的,是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执勤七中队。这个中队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其中一个哨位海拔为4868米,是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固定执勤目标哨位,被誉为“云端哨卡”。

2015年10月,中队战士罗昌强的父亲和爷爷来部队看望中队官兵,他们祖孙三代是建设和守护青藏交通线的一个缩影。

罗昌强的爷爷叫罗生芳,在1964年至1974年间参加了青藏公路整修工程;父亲罗正廷参加了青藏铁路二期建设工程。2010年12月,罗昌强来到了中队,守护着爷爷和爸爸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路人工作环境十分艰苦,没有什么专业的工具。修路材料只能靠大家喊着号子、肩挑人扛地运上山,加上医疗条件差,很多人最终因为不适应高海拔的劳作再也没有醒来。

“爷爷修的是跨越唐古拉山脉的路段,也是整条路自然条件最恶劣的路段。”罗昌强说,“从西宁到唐古拉段,爷爷走了整整半个月。当时的爷爷不大明白修路的意义,只知道这路‘非修不可’。”

“非修不可”的信念也传承到罗昌强的父亲罗正廷心里。

2001年6月,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工建设。2002年刚过完年,罗正廷就来到青藏线上,成为一名修路工。

在海拔3800多米的三岔河特大桥上,罗正廷亲历了自然的险恶。

大风夹杂着暴雪,桥墩最上面还没凝固,铺的棉被、塑料等保温材料被大风掀开。为防止混凝土被冻,罗正廷和几个工友去重新铺盖保温材料,突然一名工友因缺氧头晕导致身体不稳,从几十米高的桥墩上跌落……

生命在雪域高原显得如此脆弱,可是没有一个人在危险面前退缩。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同一天,罗昌强所在部队正式在昆仑山隧道上勤。

15年来,中队在无人区巡逻18万多公里,热心救助群众1561人,排除铁路落石、野生动物上道、铁轨冻冰等险情492起,精心守护15万多趟列车平安穿行。

2015年9月,一头野牦牛突然撞破护栏闯入铁道。时任中队长杨富祥和3名战士不顾危险,死死抓住牛角,其余战士一拥而上用警绳拴住牛脖子,合力将野牦牛拉出了铁道。

2019年8月,昆仑山下铁路涵洞两侧地基夯石被洪水冲塌。罗昌强和战友们,面对一块块重达几十公斤的夯石,跳进肆虐的洪水重垒加固,避免了险情进一步发生……

“那年我来到昆仑山下,当兵走上云端哨卡;青春的浪漫在雪绒花前,士兵的风流在关山月下,这条通向远方的天路就是我为你捧起的哈达……”这首《云端哨卡》是对护路官兵们迷彩青春的真实写照。

在罗昌强父亲和爷爷临走时,中队官兵承诺:“一定会沿着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者的足迹,将历史的接力棒传承下去!”

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就像是雪域高原上的洁白哈达,连接着西藏与内地,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天路建设者和守护者的故事。

上一页  |  下一页1 / 3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