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外国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特别策划: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专家纵横谈(10·完)

【原标题】“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外国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王卫星

●对美国来说,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是不要与中国为敌,最应该跳出的怪圈是无来由自信,最应该打破的执念是霸权的永续

●我们最应该昂然挺起的是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最应该万世赓续的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今后,无论何时何地,美国胆敢挑起对中国的战争,他们仍将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也是中国人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地区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派出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这场战争,直接或间接卷入的国家有20多个,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主权压倒了霸权,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受到极大鼓舞。

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黎民 摄)

回顾世界各国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对全面了解这场战争,客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规律,继承发扬革命前辈“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屈服”的精神,藐视未来一切强敌对手的挑战,推进人类正义进步事业的前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不该与中国打的一场战争”

70年前,美国政府严重低估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出兵援助朝鲜的战略决心,武装干涉朝鲜内战,且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同时将军舰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中国被迫调整战略重心,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与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作战并取得光荣胜利。面对这样一个结局,美国国内有识之士在战后反思中不得不承认,朝鲜战争是“不该与中国打的一场战争”。

当时,美国军政当局在对中国意图猜测不明或一厢情愿妄断的情况下,几经讨论,还是做出了突破三八线、武装占领全朝鲜的错误决定。据记载,1951年5月15日,时任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利在出席解除麦克阿瑟职务听证会时说:“赤色中国不是一个足以寻求霸权的强盛国家。但是,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坦率地讲,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这一战略将使我们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布雷德利还直言不讳地说:“进攻共产党中国并不是一个能起决定作用的行动,不能保证朝鲜战争的结束,也不会使中国屈服。”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准备夜间出击。(资料图片)

但是,这次听证会并未打消美国盲动势力的战争冒险冲动。在接下来两年多时间的战争中,布雷德利的观点并没有冷却美国的战争狂热,但却为战争的结局所验证。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对中美两国都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对中国来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场百年耻辱一朝得雪的雪耻之战。然而,“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约瑟夫·古尔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说:“许多美国史学研究者也认同,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马克·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美国时任国务卿迪安·艾奇逊说:“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军事角度来讲,如果让全世界最高明的专家找出一处这场糟糕的战争最不应该发生的地方,那么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地方就是朝鲜。”

“美国军队永远的疮疤”

朝鲜战争是东西方世界陷入冷战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是西方“自由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第一场摸底性军事对决。但在美国,朝鲜战争却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大卫·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对于曾在那里战斗过的美国人和其他人来说,很多人一直把这段往事深深地埋藏于心,他们从来不向家人和老友提及这段残酷的经历,只把自己当作幸存者。刚从朝鲜回国时,他们都不愿意听到与这场战争有关的任何事情。”

如果说经历战争的人选择遗忘是因为战事残酷、不堪回首,那么撰写历史的人讳莫如深,则是因为这场战争“灭了美国的威风,长了中国的志气”。

对美国来讲,正如一位美国将军所说,“朝鲜战争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这是我们美国军队和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书中有言:“这场战争是以一片啜泣声,而不是以一种快感结束的———它是近40年来在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被国家树碑立传的重大战争。”

对中国来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意义不仅体现在战场,更在于其长远的战略影响。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从广泛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美国学者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一书中写道:“朝鲜灾难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的失败,不仅联合国统一朝鲜的希望破灭了,而且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特殊”的对手,麦克阿瑟的评价意味深长,“美军是和一个新的强国战斗”。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运输部队克服一切困难,为前方运送各种物资。图为1952年6月运输部队的战士们在检查车辆。(资料图片)

“中国军队作战能力非凡出众”

一部分人对这场战争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志愿军战绩卓著靠的只是“人海战术”和勇敢精神。但事实绝不仅限于此。

罗伯特·多尔在《美国陆军》一书中写道:“西方国家的媒体想象中国士兵冲进战场,并肩作战,以大规模的‘人海战术’发动进攻。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军队确实是很少利用重炮和装甲车,而且他们也确实是依赖大量的人发起进攻,但他们都是善战的勇士。进入战斗后,积极主动,也善于用脑。”美国的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戈登感慨:“中国军队纪律之严格和忍耐力之高,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把建军以来逐步形成的灵活机动战略战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大智大勇。这是中国军队面对强敌、危局和各种阻力压力,总能“杀出一条血路”的重要原因所在。

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主编的《朝鲜战争》一书写道:“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规定了严密的措施和严肃的纪律。例如,行军只限于夜间徒步,而且必须在日出之前完成隐蔽和掩蔽工作,做完饭,消除行军痕迹。”近20万大军,就这样“在美空军和其他情报网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陆续越过了鸭绿江”。

事实上,战争期间的美军和战后编写的陆军官方战史都认为,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有“吃苦耐劳精神”,并且“智勇双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坦承:“这是一支第一流的军队。”难怪1997年,西点军校的一名美军中校指着上甘岭战役的沙盘,问来访的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我们知道你们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守卫,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7个营就是攻不下来?”个中原因,绝不是志愿军“人数多”“不怕死”所能解释的。

英国皇家大学战略学研究会认为:“一支以骡马化为主的中共精锐部队,与机械化、技术装备精良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其特色举世无双,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一绝。”今天,朝鲜战争“这些资料已成为美国军队学习和研究战争的重要资源,是美国军队正式教育和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954年9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在安东市(今辽宁省丹东市)举行大会,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部队。(蔡忠植 摄)

“对中国军队的无知是美军通病”

美国前总统胡佛曾说:“‘联合国军’在朝鲜被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胡佛的话很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也是朝鲜战争后,各国对中国军队的认知和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靠的是这场战争的正义性质,靠的是举国人民的一致支持,也靠的是军政一体、上下同心。沃尔·特赫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一书中写道:“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显示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巨大的力量,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共产党在朝鲜战争中的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它不仅能够维持一个大家认为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在战场上对抗一个现代的军事强权,而且它也能够在面临逆势与退却的时候,把部队锻炼成一个有训练、有装备和有团结力的战斗体。”

北约北欧军队总司令、英国人法勒·霍利克上将说:“我当了一辈子步兵,同德国步兵、中国步兵打过仗,也看过美国步兵、苏联部队打仗,但最优秀的我认为还是中国步兵。”

与国民党军相比,共产党领导下的志愿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一位美军将军回忆说:“当时美国沉湎于二战胜利后的喜悦,对当时的中国军队完全没有意识到,蒋介石统领下的一群‘鸭子’,在毛泽东的统帅之下竟成了一群‘狮子’。”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朝鲜战场,以3个步兵连成建制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打过汉江攻取汉城的志愿军50军,曾是被蒋介石骂为“60熊”的国民党60军,起义后就在朝鲜战场上变成了“50凶”(毛泽东语)。西点军校一位将军说:“美国人从朝鲜战争的失利得知,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军队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军队了。对中国军队的无知和轻视是美军上下的通病。我们必须以极其审慎的态度来重新研究中国、重视中国。绝不能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

被二战著名将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奉为“精神导师”的美国军事家福克斯·康纳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三不”战争准则,即“第一,除非不得不战,永远不要开战;第二,永远不要单独作战;第三,永远不要长期作战”。朝鲜战争之后,应该再加上一条,那就是“永远不要与中国开战”。

对此,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说:“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历史已经证明,在朝鲜战场上,美国是中国的手下败将;今后,无论何时何地,美国胆敢挑起对中国的战争,他们仍将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回顾是为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奋勇前行。对挑起和扩大朝鲜战争的美国来说,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是不要与中国为敌,最应该治疗的顽症是选择性遗忘,最应该跳出的怪圈是无来由自信,最应该打破的执念是霸权的永续。对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中国来说,我们最应该铭记的是那些捍卫和平的无数前辈,最应该珍视的是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最应该昂然挺起的是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最应该万世赓续的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刊于《参考消息》2020年11月6日第11版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