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吴明——用提案与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朱一梵]

“疫情下的委员履职”系列报道之十

吴明:用提案与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

编者按: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全国两会也因为疫情推迟。全国政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上下一心,积极投入抗疫战斗,同时也通过电话会议、在线研讨等形式积极履职,保障政协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界别的十位全国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在疫情中积极履职的奋斗故事。

吴明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教授

2020年春节,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席卷而来。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出的一次重大挑战。

“从年三十开始,我开始就坐在办公室里头写建议”,吴明说。

立足本职 数十条建议争分夺秒助防控

从《加强统筹协调、防控疫情必须全国一盘棋》到《疫情防控切忌形式化、简单化,应关注工作实效》,再到《警惕和预防疫情引发“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2月8号之前,吴明就撰写并提交了10份建议。为了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吴明对多渠道的信息进行了全面对接和综合。除了新闻报道、微信网友信息、专家评论外,她通过与一线疾控中心人员、医院和基层医务人员以及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地线上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和听取一线声音,她还通过观察周边社区防控情况、访谈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了解工作难点和培训情况等。

能做到与时间赛跑,在短时间内以专业视角追踪和研判疫情的走势,直击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痛点,核心还是吴明长期以来对政策的专业研究、对医疗卫生系统实际的了解、对基层情况的聚焦观察。实际上,早在前年,吴明就提出过《加强我国疾控体系建设刻不容缓》的建议,针对我国疾控体系存在问题,呼吁各方重视疾控体系的建设。

目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是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疾病防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吴明撰写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灰犀牛’事件的研判分析及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协同治理、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的建议”等多项提案。“未来,政府应该进一步重视疾病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并将这作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重要内容。其次,要加强疾病防控体系能力建设,加强风险意识、重视应急预案工作的落实,切忌形式化,做好应急的基础准备”吴明说。

尽心履职 多年深扎公共卫生领域提建言

作为政协委员,吴明执笔、撰写、带队调研……提出了上百份建议。建言献策17年,吴明曾获得北京市统战部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三等奖、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工作突出贡献奖”等。她撰写的多份提案曾被九三学社作为党派提案提交,多次获得了国务院和北京市市委、政府相关领导的批示。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研究专家,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改革、药品耗材集采等,她涉足多个领域,近五年承担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医保局和北京市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政策研究和评估课题30余项。“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做得越多、涉及范围越广,就会越有融会贯通的感觉。”

作为教育工作者,吴明还积极呼吁和参与推进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科建设。目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在筹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二级学科。“除个别学校设有相应学科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几乎还是空白,”吴明介绍,“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风险监测和预警、风险评估到突发情况的应对等等,我们有太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需要很多应急管理人才,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

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经费投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吴明期待,通过即将召开的两会,能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各方加强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相关体系建设,也希望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相关的行业中来。

相关专题: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