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非遗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学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可圈可点、至关重要的5年发展历程。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关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深化保护理念 巩固保护成果

过去的5年,是非遗保护工作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转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纵深发展阶段的一次大跨步。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16个年头。1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2005年至2009年,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开展了全国性的非遗普查活动,普查出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各地区、各民族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和传承状况。在此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308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文化部命名了四批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命名了1492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强化对非遗及其孕育发展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自2007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国先后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内容和形式保持完整的区域设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生态区”),努力推动各个生态区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区域。

随着2011年非遗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我国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全国有26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保护条例;国家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各地设立了非遗处和非遗保护中心。从抢救保护到建章立制,在过去10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中,许多“中国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5年来,文化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以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为重点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项具体工作的展开都更为深入细致。比如,进一步完善了关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与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制度规范;积极探索建立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和非遗保护项目的绩效评估制度;分门别类研究制定保护传承和振兴计划。

非遗保护的理念认识也不断深化。近年来,文化部强调了三个理念:一是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只有不断提高传承水平,才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二是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非遗的生命在生活,要促进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文化部在生态区建设和会同住建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求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要求在古村落和老街改造中保留原住民,保护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避免传统村落、老街变成只有建筑和商铺而没有原住民的空心遗址,避免非遗失去传承环境和土壤。

保护传承水平跃上新台阶

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5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46亿元用于非遗保护事业,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11亿元建设153个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从每年1万元提高到2万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39亿元,除黑龙江、吉林外,各省区市为本级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3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传习补助。一大批代表性项目得以有效保护,传承活力大幅提高;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5年来,文化部充分认识到在当今历史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工作,必须在努力维护非遗存续条件的同时,把正确应对环境变化、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策研究和制定的优先方向,把提高传承和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经过深入调研,文化部于2015年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截至目前,全国78所院校已举办培训班280余期,加上延伸培训,合计培训4万余人。通过研培实践,不仅使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而且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2016年以来,文化部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牵头研究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这一计划。在计划起草过程中,文化部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支持相关企业、院校、机构先后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黄山、山西忻州、浙江东阳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手工艺人的基础上,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从业者恢复和弘扬优秀工艺、发掘民族元素、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目前,驻哈密、湘西、雷山工作站的企业已会同当地手工艺人开发出数百款运用当地民族元素的新产品。订单的增多带动手工艺人收入增加,这些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队伍扩大了,年轻人开始加入。一些传统技艺项目在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中得以复兴。

构建文化生态 拓展记录工作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为适应非遗活态流变性和整体性特征而采取的一种区域性整体保护模式。关注整体性保护是非遗保护“中国经验”的鲜明特点之一。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的21个生态区涉及福建、安徽、江西、青海、四川等17个省区。参照生态区的理念和做法,各省区市也设立了范围有大有小、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5年来,为进一步明晰生态区建设的方向和路径,文化部提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和构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生态区的建设目标。

文化部强调在生态区建设中要着眼于突出非遗传承人和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突出社区的承载作用,注重氛围建设,增强民众获得感,培育独有特色。生态区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以及非遗项目所在的社区和传承人群。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保护责任和义务,既要向文化部报告建设情况,也要定期征求本区域社会各界的意见,开展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5年来,文化部不断加强对生态区工作的指导,一方面指导生态区编制好总体规划,要求各生态区找准自己的特点,形成特色,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截至目前,21个生态区中已有16个生态区的总体规划通过论证和批复,正在实施;2个生态区的总体规划正在编制,3个生态区的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工作。

2011年至2015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生态区建设了151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2016年,通过中央财政安排2390万元,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并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设287个非遗传习点;2017年,继续支持生态区开展整体性保护和普及教育工作。

非遗记录工作也是非遗传承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在前期调查记录基础上,开展了非遗抢救性记录,并逐渐总结经验,拓展确立了非遗记录工程。

为有效推动抢救性记录工作,自2013年开始,文化部在全国选取50个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试点,并着手组织起草制定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全面铺开提供了科学依据。2015年4月,文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逐年分步实施,争取“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对83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得到记录和保存。

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基础上,文化部将非遗记录工程列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目前,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非遗记录工程总体方案,确定非遗记录工程的记录内容、实施步骤、成果形式、绩效评估、可持续机制等。

开拓现代化非遗传播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5年来,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和会议中崭露头角,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各种类型的非遗展览、现场体验展台,时常作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打头阵”的文化活动而备受关注,精彩的非遗演出更是令前来参会的各国代表赞不绝口。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非遗也扮演重要角色。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太极、书法培训受热捧,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活动得到广泛传播。

在国内,每逢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营造了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据统计,5年来全国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2万场次,参与观众5.4亿人次。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连续10年举办6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已连续8年举办4届,丰富多彩的展示展演、学术研讨和技艺竞赛活动,展现了非遗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广泛开展的非遗进社区活动,提高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增强了传承实践的动力。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舆论认为,在这样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传播活动中,很有可能走出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成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有力引领。

近年来,文化部十分重视探索构建常态化、专业化的非遗传播体系。今年8月底,文化部非遗司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举办了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日前,由文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火热举行。来自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媒体代表200余人,分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用多样化传播手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记者 王学思)

相关专题:“喜庆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湖南“非遗”网络传播活动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