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8月27日电 (记者 王祖敏)8月27日,开启“全民模式”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盛大开幕。
本届全运会增设群体项目,取消奖牌榜,这看似寻常的一增一减,却是全运会在跋涉半个多世纪后的艰难转身。
1958年后,中国退出国际奥委会和几大国际单项组织,因此1959年开始的全国运动会,既是体育界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也是随后20多年中国人关注和了解体育的最重要窗口,甚至承载了那个时代不少人的体育情怀。
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之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际,但因综合国力不足,那时的竞技体育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随后的全运会也与奥运密切接轨,成为孕育“金牌大国”的摇篮。
但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也带来利益驱动下的副产品,全运赛场的“唯金牌论”应运而生。兴奋剂丑闻、裁判黑哨、打架斗殴、一些本不适合参赛的老将“被复出”等负面新闻逐渐跃居新世纪后全运会的头条。
屡被诟病的“全运怪状”引起了中国体坛各界的重视和反思。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首提“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大全运概念”。遗憾的是,彼时的“全民全运”不仅有名无实,更因赛场内外诸多“黑幕”,令外界对全运会的质疑达到高峰。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再次提出了“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主题口号,并出台了节俭办全运、增加大球项目奖牌数、严肃赛风赛纪等多项措施,但依然无法改变全运会“关注度下降、负面新闻上升”的尴尬局面。
直到四年后的天津全运会——
“全民全运”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接纳了近万名草根选手参赛的体育狂欢;扭转金牌至上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也不再只是居高临下的振臂一呼,而是“取消奖牌榜”这一“釜底抽薪”的铁腕决策;打破区域界限、整合优势资源更不再是一份奢望,而是鼓励跨单位组队、支持军队和地方联合培养选手、邀请华人华侨参赛的实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