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之: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央广网]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到“供给侧改革”,他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习近平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

11月17日,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11月18日,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从2015年11月10日到18日,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

2016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对“刺激政策”说不。促使市场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意味着所有产业要升级,把产品品质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主动吸引用户购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行稳致远、健康活力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点评】供给侧向需求侧的调整体现了宏观经济调控更趋科学化

周天勇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供给侧向需求侧的调整,体现了宏观经济调控向科学化转变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降成本政策,在财政上减税费,金融上降利息,降低企业借贷成本;二是供给侧的改革主要有国有企业改革、资源价格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三是结构创新调整,特别是技术进步,完成产业结构升级。


相关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