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2023-07-25 20:24: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欧小雷]
字体:【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国家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安全成为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战略全局的一件大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网络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刻认识新时代网络安全观的内涵要义,更好把握网络安全的规律和本质,以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强国建设。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作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集中体现在“总体”二字。“总体”首先是一种深邃的理念,强调的是国家安全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其次,“总体”表征着一种现实或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安全具有相对性、动态性与可持续性;最后,“总体”更蕴含着科学的方法,在这之中尤为强调对重点安全领域的统筹协调,其中既包括了物的要素,亦包括人的要素。网络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通讯媒介,具有无国界性、无中心性和信息容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征,正是受到这些特征的共同加持,网络安全之于国家安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领域安全产生深刻影响。

正是网络特征“双刃剑”作用之呈现,在这个互联互通时代,网络安全也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相对性、共同性,反之,网络安全并非是割裂的、静态的、封闭的、绝对的、孤立的。网络安全的这些特点与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要义强调的“五对关系”“五个统筹”有着深刻的对应关系。例如,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自觉认识到当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复杂演变的一面,科学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又如,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这无疑需要我们统筹好开放和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关起门来”搞网络安全。再如,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又与共同安全强调安全的双向性,即任何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而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背后的逻辑一脉相通。

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下,不难看到“总体”二字不唯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关键,同样也是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的精髓要义之所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站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高度,在“总体”思维引领下树牢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为宏阔的视野科学谋划、统筹布局、整体推进,切实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二、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不同于传统安全观突出强调军事和政治安全,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其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领域更加宽广,内外因素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时至今日,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涵盖的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等诸多领域之一,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人类社会迈入了名副其实的“数字时代”,虚拟的网络空间日趋独立于现实的物理空间,而成为人类的另一重要活动场域,人类生存方式亦逐步走向数字化。在此种情形下,网络安全很容易辐射影响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生态等各领域各层面,形成可能产生连锁、崩溃等效应的复杂的风险综合体,甚至诞生“网络+”的安全新领域,如网络政治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金融安全、网络文化安全、网络恐怖主义等皆如此。

至此可以说,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大大加速了劳动力、资本、能源、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与共享,而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形态悄然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亦极大地拓展了国家空间治理之维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切实增强“大安全”理念,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各要素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提升治网管网用网能力水平,推进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三、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如果说网络安全对应的是安全问题,那么,信息化则是网络时代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问题。正如发展和安全应当有机统一,而不能割裂开来,仅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同样必须通盘统筹、一体推进,而不能顾此失彼。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要求。聚焦到网络领域,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无法保障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普及应用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网络安全风险随之日益加剧,突出表现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管理、网络空间军事化威胁等诸多方面。为此,我们必须着眼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刻把握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等重要特征,立足开放的环境,树立动态的网络安全防护理念,既要强化事前研判防范,又要加强事中事后处置。同时,还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发展的方式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更健康、更均衡、更可持续地推向前进。

四、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之一,深刻彰显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立场。一方面,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权益;另一方面,国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国家安全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人民,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同样必须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试想我国网络应用和网络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果没有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从长期看网络强国建设必然成为空中楼阁,难以持续推进。对于信息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这些重要论述均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与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这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原理相通、一脉相承,深刻反映出新时代网络安全观的人民性特征。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着力应对解决网络时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个人信息泄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传播网络谣言、网络勒索、恶意软件泛滥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网络安全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要深刻把握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这一重要特点,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动员人民,积极构建广泛参与的网络安全维护机制,汇聚人民力量共筑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放眼全球,胸怀世界,则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无边际,安全有界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当前正从网络大国向着网络强国阔步迈进。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把握新时代网络安全观的内涵要义,并以此为指导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才能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坚实屏障,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审:谢振华 二审:邓望军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