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寨总关情丨广西大寨村:旅游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0-09-02 11:16:1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刘畅畅]
字体:【

“八月里来八月中

哥在田中是闹嗡嗡”

这是1994年中央电视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拍摄的一部纪录片——《龙脊》,片中的瑶族村寨因为偏僻封闭,生产方式单一,老乡们长期处在深度贫困之中,居住条件极为简陋,“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就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因为穷,全村适龄却无法上学的儿童多达42人。

时隔26年,龙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孩子们也已经长大成人。

这位1994年毕业于小寨小学的瑶族汉子名叫潘熊辉,后来考取了师范学校,现在已是龙脊大寨村大寨小学的校长。

大寨村小学校长 潘熊辉:现在我们的条件大为改善了,像大寨小学这里,保留木房子主要是为了配合本地的旅游需要,但里面的教学设施、条件都已经完全改善了。

大寨村小学校长 潘熊辉:今天老师和大家来学习一首古诗《悯农》,谁知盘中餐,餐就是在我们碗里面的饭。现在大家看到这些图片了吗?看到了,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不能浪费粮食。

潘老师所说的旅游收入,指的是大寨村发展旅游以来,每家每户的经营所得,以及逐年递增的年底分红。

大寨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的崇山峻岭之中,偏僻而闭塞,2003年乡村旅游开发之前,老乡们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700元。

现任村支书潘保玉的这座老宅,就是当年大寨村老乡们住房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大寨村即将消失的最后一座老宅。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我们瑶族招待上等的客人,这种(腊味)是最好的菜。

今天对潘保玉一家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座传统瑶寨,只有家里有特别的大事,老乡们才会一大早就请来寨子里的亲戚,置办丰盛的酒席。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今天是芒种,我们17年前开的农家乐也是在今天,我们蛮高兴,今天就是纪念这个好日子,要搬家了,庆祝一下。

今年,潘保玉一家投资500万元,在老宅旁兴建了一栋四层高的楼房,这将是他家开办的第二个农家乐,虽然最后的装修还没有完工,但为了纪念自家第一个农家乐落成17周年,潘保玉还是决定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搬入新宅。

按照潘保玉的设计,新农家乐的一楼为接待大厅和饭堂,二楼房间自家居住,其它楼层将作为民宿。

虽然已经换上了50英寸的大彩电,但潘保玉仍将这台10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当作宝贝搬进了新房。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1999年在北京中华民族园打工的时候,花了30块钱从北京旧货市场买回来的,我回来我就开始准备搞农家乐了。这台小电视机一直陪伴着我,见证了我这几年的经历。

在北京打工的一年,潘保玉节衣缩食,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那时候真的是穷怕了。当时我在北京打工的时候,我这个裤子还是找到了我们村里面的村书记,得到了一条捐赠的裤子,(我)估计是东北人捐过来的,又长又大,我把裤脚改了一下,穿着在北京打工。

打工挣下的钱,潘保玉小心翼翼地存了下来。当他得知家乡即将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梯田观景旅游的时候,他回到了大寨。

当时的大寨村,尽管还没有通往外面的公路,但壮观的梯田景色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摄影发烧友前来采风,潘保玉就此认准农家乐将来一定会红火起来。

然而2003年的大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700元,潘保玉想建农家乐,这在老乡们看来比登天还难。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当时我在北京打工的时候,就是得到了两千多块钱,后来我还向信用社贷款了3千块钱,自己还卖了牛,一起筹备了一万多块钱,全部手工都是我花了3年的时间自己做起来的。

就这样,潘保玉建起了全村第一个农家乐,并且赶在2003年6月26日,大寨村打开寨门迎接游客的当天开张营业。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我这个农家乐一天我都得到了350块钱,当时我们一年的收入人均都不足700块钱。

长期贫困的大寨村民,似乎找到了一条改变命运的路子。

然而对于缺少资金的大寨村来说,要享受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红利,就必须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经过几次协商谈判,2007年大寨村与旅游开发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借助外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我们全村村民的工作就是要种好这个田,种好田就是按季节去耕种,按季节去收割,种好了这个田就是种好了这个风景。

精准扶贫开始之后,龙胜县委县政府投入近5亿元用于包括大寨村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同时将全县旅游景点通过环线连接起来,大寨村迎来了乡村旅游的黄金时代。

大寨村支书 潘保玉:这几年的变化就不同了,所以客人也多了,收入也高了。我们村里有293户,现在全村建农家乐已经有186户了,每一户农家乐估计最少的一年它的收入有6万块,收入最高的有30到40万。

与此同时,每年年底,村集体可享受门票总额7%的分红,而村民将根据耕种梯田的面积获得奖励分红。

这是2019年大寨村集体经济分红的场景,当年全村分红金额720万元,人均5800多元,创造了又一历史新高。

这位名叫潘应芳的村民领到了58000元,连续三年拿到全村最高分红金额。也正是这次分红,让年过70的潘应芳——这位大寨村最后的贫困户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乡村旅游开发之前,潘应芳是一名职业挑夫,这匹老马是他当年唯一的帮手。

大寨村村民 潘应芳:以前,我们挑担子好吃亏,从村里挑到和平(现龙脊镇)去,100斤3块钱,好累,还两头黑。

当年,村里像潘应芳这样做职业挑夫的老乡还有不少,但随着集体经济分红逐年越来越多,大家都陆陆续续退出了这个靠卖苦力赚取微薄薪水的行业。

2015年大寨村开展精准扶贫之后,为了解决贫困家庭缺少劳动力的问题,村委会组织30多名年轻力壮、技术过硬的种田能手,成立了一支梯田维护队,帮助贫困户在农忙季节进行生产。

本来就是耕种一把好手的潘应芳,在梯田维护队的帮扶下,除了耕耘自家的3亩多梯田,还代耕了其他村民的4亩多梯田,是全村耕种梯田面积最多的老乡,所以分红也最多。

大寨村村民 潘应芳:前年我得52000元,去年也得56000元,今年得58000元,我全靠种这个田脱贫了。

现在的大寨村,老乡们不仅将梯田当做一种风景来耕种,同时通过对梯田灌溉系统的科学规划和管理,粮食产量也在一年年递增。

事实上,大寨村的景观是由村寨、梯田和森林共同构成的。

为了保护好这一片原始森林,大寨村专门设立了一支由20名村民组成的护林队,潘金桂就是其中的一员。

大寨村村民 潘金桂:这个工作我们是巡山,两天走一次,看有没有人建房子,有没有人挖矿,乱搭乱建。

因为夏季即将来临,这几天护林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疏通好森林里的消防应急道。

大寨村村民 潘金桂:以前我们这里挖金矿,淘沙金,把这个生态砍了一些,然后我们村部搞这个旅游,我们然后才把这个柳沙种上。

上世纪90年代,大寨村曾短暂出现过一股淘金热,但老乡们并没有因淘金而致富,这片原始森林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现在,从乡村旅游开发中尝到甜头的老乡们,对生态保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大寨村村民 潘金桂:下面是我们的原始森林,森林下面是我们的梯田,梯田中间是我们的村寨,我们老乡说,没有原始森林的话梯田(就会)没有水,村寨(也就)不会存在,我们也不会住在这里。

确实

只有将这片生态保护好

才能留住祖先馈赠的这层层梯田

才能发展观景旅游

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也才能继续守护世世代代居住的这座村寨

梯田旅游的兴旺不仅惠及了耕种梯田的村民们,也让大寨村的孩子得到了更好的上学条件。村里专门从乡村旅游的集体经济分红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同学们的营养午餐,并对品学兼优的同学进行奖励。

今天放学之后,潘熊辉老师要去村外高山上的潘礼琪同学家,对因病两天没来上学的她进行补课。在潘老师的记忆中,早些年老师们也常常去学生家家访,但那时却是迫不得已。

大寨村小学校长 潘熊辉: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来学校,因为他们交不起学费,那我们就走家串寨去劝学生来学校,而家长就拿一些南瓜、鸡蛋之类的来抵扣学费,那我们就把他们(学费)补上来。

时过境迁,今天的大寨村,老师去学生家家访也从劝学变成了给孩子补课。

不再为温饱发愁的老乡,孩子的教育成了最上心的事。

潘礼琪妈妈:以前都是老师来劝我们去学校读书的,现在不同了,现在都想小孩子(能)读出去,都要靠你们老师来帮忙辅导点。

现在的大寨村,不仅实现了适龄儿童100%的入学率,而且这些年村里还有十几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寨子这些年的变化让老乡们相信,大寨村的未来,需要这些有文化、有理想的后生。

山还是那座山

梯田还是那方梯田

但风景已经完全不同

乡村旅游的开发,让大寨村老乡们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700元,变成了2019年的15000元,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他们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专题:脱贫攻坚优秀节目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