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郭凯——登门入户察民情 关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2020-05-19 17:05:3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于险峰 张仁军] [责编:刘畅畅]
字体:【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眼看就要插秧了,此时正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但他没有忘记一名代表的职责,“我觉得仅仅坐在屋里听群众反映是不够的,一定要深入群众中切切实实地听取意见,实实在在地为民解决问题,办实事、做好事。”

郭凯了解到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真正增收。依托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张家村全村实现了土地流转,实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到二三产业中去,解放劳动力945人,现在带动张家村三产从业人员达到86人,长短期外出务工人员达700多人,增加工资性收入1600多万元,合作社共安排农村劳动力170人常年就业,短期就业人数达400多人,增加工资性收入800多万元。

通过行使人大代表职权,郭凯不断了解群众疾苦,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带头向村里的贫困户徐秀明捐款1000元解决其看病难的问题,并筹资2000元为他家安装房门,同时联系镇里帮扶干部解决孩子在校吃饭问题;通过凯地农机合作社为全村贫困家庭捐赠200件棉服;为低保户、困难户刘金富、侯绍付、徐秀明、孙清正每家购买取暖煤两吨,帮助五组孤寡老人郭陆,将其送到养老院,解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郭凯坚持登门入户,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他撰写并提交了《关于盘锦地区稻田秋翻的议案》,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秋翻地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实施稻田秋翻,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从而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提交的议案被市政府采纳,并出台奖励政策,对实施稻田秋翻的农民给予奖励,从而激发了农民群众稻田秋翻积极性。

“谁来种地是个大问题,就拿我们合作社来说,种地的主力还是50后与60后,年轻人比较少。”郭凯说,农民合作社发展起步晚、时间短,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扶持服务,引导其规范发展。为此他提出关于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项目扶持。统筹整合资金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把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县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作为支持重点。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对农民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三是落实用地用电政策。明确农民合作社从事设施农业,其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生产性配套辅助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农用地管理。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分级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分期分批开展农民合作社骨干培训。依托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加大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育。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鼓励支持普通高校设置农民合作社相关课程、农业职业院校设立相关农民合作社专业或设置专门课程。鼓励各地开展农民合作社国际交流合作。

相关专题:代表委员履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