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见证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塞友谊

2016-06-18 13:0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沈晨] [责编:欧小雷]
字体:【

“那一晚,我就在附近,爆炸的声音特别响。”马丽亚边走边对中新社记者说,北约导弹的爆炸声让这位精通四门语言的女翻译至今心有余悸。

6月17日傍晚,马丽亚陪同几位中国朋友前来凭吊在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途中,马丽亚特别认真地指着被炸使馆旧址的西南方向说:“当时,我的家就在那边的大楼里。”

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用导弹野蛮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正在使馆中工作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炸伤数十人,使馆馆舍严重损毁。

当时大学刚毕业不久的马丽亚参加了对北约的抗议活动。她回忆说:“我们走上街头,就想向全世界表明,北约这么做是错误的!”

17年后,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将建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之上。建成后,将成为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

“我会说塞语、英语、法语和汉语。但是,每次接待来自中国的朋友,都会感觉特别亲切。这种感觉很特别。”马丽亚说。

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教授有着和马丽亚一样特别的体会。他说:“朋友是相互的。塞尔维亚把中国当成朋友,那是因为中国也把塞尔维亚视为朋友。中国人民对塞尔维亚人民的好,我们都记在心上。”

在普西奇教授看来:“友谊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中国政府和人民同我们坚定地站在一起,其中几位中国朋友还牺牲在我们这里,他们是中国的英雄,更是我们的英雄。患难见真情。塞中两国虽然相距较远,但我们两国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是我们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中国永远是我们的朋友。”

贝尔格莱德市市长马利也有着相同的感受。他说:“我们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特征。就是面对着敌人的炸弹,面对无辜者的生命和鲜血,在被摧毁的废墟上重建家园。”

马利表示,他特别荣幸地以贝尔格莱德全体市民的名义宣布,将中国文化中心外的道路命名为“孔子大街”、广场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

“孔子大街”的命名圆了前南斯拉夫联盟著名摄影家尼古拉·拉多舍维奇和雕塑家约万·索尔达多维奇两位辞世老人的“孔子梦”。当天,一座由两位老人后代及朋友携手完成的孔子铜像矗立在“孔子大街”旁,成为中塞文化交流开花结果的最好见证。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塞友谊将在孔子铜像的注视之下永久传承下去。(完)

相关专题:习近平出访塞、波、乌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