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光明谈③】架设通向沿线国家民众内心的语言之桥——“一带一路”光明谈之语情研究

[来源:光明网]

第二,高校的校友特别多,这些校友分布在各个领域。中国的高等教育支撑了中国改革发展的这一伟大的使命。有了这些人才,才能够把“一带一路”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好。那么人才怎么培养?高校的作用很重要,当然责任也很大。

第三,就是国际合作研究,“一带一路”必然不能是中国唱独角戏,它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合作的典范。在这个合作当中,高校本身就有跟世界上各个高校合作的前提条件,而且高校的合作,别人还容易接受。这样合作的研究的成果,也就更容易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第四,关于语言人才的培养,制定和实现国家的“一带一路”语言规划责无旁贷。因为我们国家基本上外语培养和外语人才主要在高校。当然高校发挥作用,怎么样眼光能够从学校的围墙里面,看到学校的围墙外面,怎么样更多地参与国家的发展,国家建设。同时,我们课程还是比较陈旧了一点,大学课程有一定的相对稳固性是好的,但是如果稳固到比较保守,不能够适应“一带一路”的发展,这样可能问题就比较大。所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科学研究的选题等等我们高校也在考虑,怎么样去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形势。

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当中,高校既有很重要的责任,要完成很重要的使命,但是我们的改革,特别是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创建当中,怎么样能够服务“一带一路”,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2016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揭牌,据我们初步了解,该中心将着力建设以语言资源库、语言文化博物馆、和语言通的智能服务三大工程为基础,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放眼全球,及科研、创新、学科孵化、产业培养、人才会聚与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创新平台。请李教授来介绍一下这个中心的特色定位,以及中心开展的首批项目的进展情况。

李宇明:建设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我们最重要的理念是把语言看作资源,实际上除了语言的人才培养是资源之外,语言本身也是人类重要的资源。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够用比较长远的时间,把人类的语言资源都能够聚集起来。现在全人类大概有7000来种语言,当然有些语言很小,很快本世纪大概有90%的语言要消亡,所以人类的语言面临着很大的危险。

从一个对人类负责的大国来看,需要对人类的语言进行保存、保护、开发、利用。计算机语言智能的发展,过去主要是用规则的办法来教计算机学会人类的语言,现在,更重要的是让计算机,通过大量的这些语料训练来获取智能。AlphaGO之所以跟人类下棋能够下过人类,实际上将来机器智能在很多方面都可能会超越人类,那么我们所感兴趣的是中国在什么时候能够让计算机语言理解,能够获取中国在这方面的话语权。这个中心虽然叫中国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实际上我们要发展的专业,是语言资源与语言智能,更重要的不仅是要把这些资源聚集下来,更需要把这些资源将来能够让计算机能够从里面获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其它相关的知识。

当前,我们主要做的是“一带一路”上急需的这些语种的积累和计算机训练,包括实现简单的翻译系统,及其人工智能等。我们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我们就是要为中国的明天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做出中国的贡献。所谓立地,就是要推进现实语言生活的发展,服务现实语言生活,包括“一带一路”,也包括现在中国的语言生活的需求。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他们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的研究不仅关注他们的母语政策,我们特别还关注它的外语政策,因为汉语在他们那边也等于是外语,从而促进汉语在全世界理性地传播。实际上这些方面可能也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

我们长远的目标,是想做一个能够记录全人类语言的词汇表,或者是意义表,这个科研成果呢,如果做下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希望通过这个表,把全世界的各种概念,各种意义记录下来。总之,我们这个中心,现在得到了国内和国际上很多专家的支持,我们下一步希望有国外留学生能够加入到这个学术队伍,通过用中国的语言保护的这些理论和技术,希望这个留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能够回到他们国家之后,长期地开展本地的语言研究,并跟我们合作,通过中国的学术走出去,来汇聚世界语言资源。

相关专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在京举行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