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日发表文章,题目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会由经济规模来决定》,作者是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大中华区定制研究总监亚历山大·范凯默纳德,全文编译如下:
由于有说法称中国如今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有关即将出现“中国世纪”的说法沸沸扬扬。然而,经济规模不是全球影响力的有效预测指标。纵观历史,在决定一个国家向海外投射影响的能力方面,技术和金融的先进程度显然重要得多。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在这2个领域都没有突出表现。
据安格斯·麦迪森的历史数据集,1500年葡萄牙在全世界排名第21位,1600年荷兰排名第12位,当时这2个国家还都没有建立全球帝国。1700年,即英国在印度打败法国之前,英国经济在全球只排第7。作为首个既是全球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美国属于例外,而不是普遍规律。
航海和造船业的发展让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有能力开始他们的地理大发现之旅。
制图学和金融方面的创新不仅让荷兰人发现了未知的财富来源,还能为新的探险提供资金。蒸汽机和电报机等工业革命发明对英国投射和保持全球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阿姆斯特丹银行(其往往被称作世界首家央行)的建立将这座荷兰城市变成了全球货币体系的中心。
金融实力后来在全世界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到18世纪,阿姆斯特丹的地位最终输给了伦敦,这是由于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到20世纪初,王冠传给了美国。
全球大国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在经济上高度发达,而不是经济规模庞大。如果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发达程度的替代指标,我们可以看到荷兰和英国在近4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全世界位居第一和第二,其开始时间远远早于它们各自的实力巅峰时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跃居榜首。
中国在这种分析中的地位如何?据《经济学家》信息部的统计,2014年,在180个国家中,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第8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利比亚在同一档次。
中国也生产高技术产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中国组装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但其中的9万个处理器由美国设计。中国最新的隐形战机歼-20使用俄罗斯制造的发动机。中国出口的iPhone的核心部件来自日本、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
可以说在21世纪争夺影响力的战斗中,数字领域是最重要的集结待命区。在数字领域,中国拥有大量充满活力的网络群体。
相当于脸书和亿贝的人人网和阿里巴巴高调上市吸引了全球的大量关注。
然而,要是没有互联网审查制度将谷歌、推特和脸书置于次要地位,中国的许多知名网站,如百度、微博和人人网等,甚至可能都不会存在。
在金融方面,中国拥有约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然而,全世界视为中国金融实力缩影的因素实际上恰恰说明了其弱点。中国外汇储备的利息极低,而且由于人民币升值,它们多年来一直在贬值。
另一方面,美国仍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享有不受挑战的主导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元作为全球核心货币的地位。这能让美国以较低成本从世界各地借钱,同时以高价提供贷款。中国的情况完全相反。
中国可能会继续削弱美国金融和技术领先地位。然而,这会是个缓慢的进程。在切合实际的长期经济预测中,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太可能在短期内从第82位升至前10或前20。
幸运的是,没有人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深刻地意识到这些事实,这正是有关“中国世纪”的说法往往让北京既怀疑又困惑的原因。
中国政府正在艰难地应对挑战,从向不断老龄化的人口提供充足医疗保障到清除令人窒息的城市雾霾。至少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之前,谈论“中国世纪”还为时过早。(编译/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