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绿满荆楚。2018年4月24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宜昌长江岸边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考察,了解这家化工企业保护生态、转型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长江生态关乎后代子孙的可持续发展。然在相当长时期内,长江沿线各地更多地忙于攫取长江的资源,却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加强环境治理,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位置,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让绿水青山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这也已成13亿多人民的共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何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也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夯实基础?这就需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比如说,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
当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不是不能开发。大保护的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比如说,可以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向着未来进发,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就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杨飞,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