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聚焦“奋斗”这一时代主题,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奋进力量。
即日起,天山网推出“幸福的奋斗者”系列报道,持续深入讲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奋斗的生动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新作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作出新疆儿女应有的贡献。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 通讯员贾辛农 宋磊摄影报道)3月4日下午,站在馕坑前,看着眼前堆成小山似的馕,29岁的麦麦提力·麦图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麦麦提力是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巴什库木巴格村一馕店的老板,他可是村里见过大世面的人。
从当年跟人学打馕的学徒,到如今带着35个人每天打1万个馕的老板,麦麦提力的人生在奋斗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他曾经到上海去打馕
麦麦提力初中毕业后,在于田县的巴扎跟着老师傅学习打馕的技术,当了两年的学徒,凭着好学和吃苦,他得到师傅的倾囊相授,学会了打馕的技术。
2009年,麦麦提力跟着一个老乡到上海打馕,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打了几个月的馕后,他又开始卖新疆的干果和烤肉。
上海人的精明与大城市的繁华一度让他“乐不思蜀”。麦麦提力学会了上海话,准备在上海做生意,发展下去。
就在麦麦提力规划自己在上海的美好人生时,父母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把他叫了回来。
“父母年龄大了,哥哥姐姐都成家了,父母让我留在他们身边。”麦麦提力说,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回到了家乡,一边种地照顾父母,一边在家里又操起来打馕的生意。
一年后,麦麦提力结婚了。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麦麦提力和妻子上午一起在家里打馕,打完馕,他又带着馕到乡里、县上去卖。每个月夫妻俩也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馕的味道不好不让卖
麦麦提力因为技术好,打的馕好吃,这是巴什库木巴格村人都知道的。
2017年6月,听村干部说,村里的驻村工作队要建“农民合作社”。麦麦提力找到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巴什库木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阿不来提·阿不拉,忐忑地说出了自己也想成立合作社的想法。
“阿不来提队长对我的想法很支持,说搞好了还可以注册商标,做出品牌,小生意可以赚大钱。”麦麦提力说,那天,他很兴奋,想着又可以做买卖赚钱,乐不可支。
惠民鑫农民合作社动工后,麦麦提力每天都会到工地上转悠一圈。他看中了合作社所处的黄金地段,“工”字路口,人来人往,馕店开起来生意绝对红火。
三个月过去了,麦麦提力没有看走眼。馕店一开张,他就接到一个老板每天上千个馕的“大定单”,比起在大巴扎上最好时卖三、四百个馕强多了。
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和收入,村里的十几户贫困户中会打馕的妇女被他招来帮工。
他对员工严格要求,每天打的第一个馕,他都要亲自品尝,味道不好,就坚决不让卖。
“于田那么多打馕的人,人家为啥要买你的馕,不就是因为我们的馕比别人的馕好吃吗?”麦麦提力对员工说,只有注重打馕的每个细节,严格按配方做,才能打出比别人好吃的馕。
要打响“库木巴格”的牌子
每天打4000多个馕,除掉成本,每天都有400多元的收入,麦麦提力又开始招工,把馕坑增加到6个,每天可以打1万个馕。
对阿不来提·阿不拉和驻村工作队,麦麦提力从心里充满感激,因为工作队的帮忙,他接到了每天4000个馕大订单。最让他感动的是,驻村工作队的干部还为他注册商标出谋划策,就连商标的名字,都给他取了好多个,“大叔馕”、“圆圆的馕”……
麦麦提力说,最终,他和阿不来提·阿不拉商量后,取了“库木巴格”的名字,他说这是他从小生长的村子的名字,他要打响馕的品牌的同时,也打响村子的牌子。如今商标已经提交了,就等着审批通过。
馕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麦麦提力在心里盘算着,今后馕有了商标,不光要在和田市开专卖店卖馕,还要设计好包装,通过网络把馕卖到乌鲁木齐、卖到全国各地。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馕也会成为品牌馕。”麦麦提力说,他对自己打馕的技术有信心,对自己的馕也有信心。
玫瑰馕、核桃馕、月饼馕、皮牙子馕……麦麦提力说,各种各样的馕他都会打,今后他会研发各种特色口味的馕,把打馕当成事业去奋斗,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幸福生活。
他说,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并要为之奋斗,没有梦想,人生就没有意义,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