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党支部带咱搞旅游,小康路上有奔头!

2017-11-20 19:22:53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编:蒋俊]
字体:【

腾格里额里斯镇党支部书记刘峰德(左三)组织乌兰哈达嘎查的党员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记者 孟和朝鲁 摄□本报记者 叶文畅 刘宏章 柴思源 任镜宇

“十九大报告中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嘎查的党员,我们的初心就是为嘎查老百姓服务,我们的使命就是带领大家致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11月11日下午,在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开发区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的一座蒙古包里,不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腾格里额里斯镇党支部书记刘峰德正在和嘎查的党员们一起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大家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乌兰哈达嘎查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与宁夏中卫市相望,境内的4A级旅游景区通湖草原为当地牧民从事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刘峰德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的总体要求。要想让农牧民生活富裕,首先要为他们找到致富途径。过去的乌兰哈达嘎查以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老百姓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2003年通湖草原得到开发后,我们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在嘎查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摸索出了一套让牧民靠旅游业增收的有效方法。”

依托通湖草原旅游区,乌兰哈达嘎查在2011年底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牧民作为主体,在嘎查党支部带领下,由合作社组织社员统一配合实施景区旅游项目,取得的旅游经济收入由合作社社员按章程和入股比例分红。在党支部带领下,牧民们在合作社“抱团”吃上了旅游饭。

为了提高接待能力,嘎查给每家每户接上了自来水,去年嘎查党支部为了修路还购买了1台推土机。乌兰哈达嘎查党支部书记李雄鹰说:“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合作社的会员从事旅游业都是从零开始,所以要想他们吃好服务业这碗饭,还得不断提高大家的自身素质。2015年开始,嘎查以观摩考察、 聘请专家、举办学习班等形式,对会员进行旅游相关知识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合作社会员的致富能力。”李雄鹰认为,要想让合作社发展有底气有动力,帮助会员们树立自力更生的精神很重要。

“最开始嘎查吃水靠打井,我的牧家乐有2个蒙古包和3个服务人员,主要就是给游客提供家常便饭和住宿。后来,嘎查给我们通电通水,我的牧家乐也多了不少从全国各地来的回头客。现在我有6个蒙古包,10辆沙滩车,能同时接待100个游客呢!”袁仁年从前是乌兰哈达嘎查的一个普通牧民,嘎查成立旅游合作社以后,他第一批加入并办起了牧家乐,现在他的牧家乐规模越做越大。

前不久,袁仁年还在自家门前修好了停车场。“我们在镇上培训的时候老师说了,做牧家游必须要满足顾客需要,提供差异化服务。我这新修的停车场能给自驾游的游客们提供方便,明年我还打算建一个能办宴会的大蒙古包。来年游客们一来景区,看见我这气派的蒙古包,宽敞的停车场,肯定都愿意来我的牧家游坐坐!”想着明年的好光景,袁仁年越说越起劲儿,“我看十九大报告里说了,要增强学习本领,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学习大国。我们这些普通群众也要不断学习、自我提升,自己本领过硬了,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每年三四月份左右,通湖草原旅游景区便开始营业。蓝天白云下,牧民们牵着自家健硕的骆驼和马匹走在一碧如洗的草原上,等待远方来的游客;车技娴熟的牧民师傅开着沙漠冲浪车,载着游客在金黄的沙丘间穿梭,把欢声笑语洒满大漠……从2012年到2016年底,嘎查旅游专业合作社参股人数由最初的99户变为嘎查210户全部参股,在景区参与和从事旅游经营项目的牧户由30余户上升至135户;分红收入由66万元增加到313万元,嘎查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趁着嘎查全民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这段时间,合作社与景区的负责人盘算起了明年的打算。刘峰德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年我们打算根据景区游客的年龄结构,适当增加一些新项目,为牧民们创造更多增收的机会。景区自己创作的大型实景剧《西域来客》明年也能和游客们见面了,里面的‘一带一路’元素和‘丝路文化’一定能让人们大饱眼福。今年景区接待了100万人次的游客,等附近大交通格局形成,这里的人气肯定会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