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治: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主张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信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但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2014年11月19日,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2015年立足网络治理,中国持续发力,法治化、规范化、深入化的网络治理体系正逐步形成。专项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规范上网名称和婚恋网站、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范化、“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护苗2015·网上行动”、网络安全法公开征求意见…
“要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习近平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2014年4月开始,相关部门组织了“净网2014”、“剑网2014”、“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微信等及时通讯工具治理”等专项行动,全面整治网络乱象。
“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是人才。”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习近平强调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内外统筹:构筑网络安全命运共同体
“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习近平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国际包容性,强调命运共同、和谐共处。
“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习近平以“三要三让”立论为核心,强调包容共赢、命运共同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中国周边的邻国、给亚太地区、给世界带来实惠和机遇。
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做《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时说,“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认真应对。”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说,“中国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企业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不论是网络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根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予以打击。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上有共同关切,我们愿同美方加强合作”。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会见出席中美互联网论坛双方主要代表时强调,当今时代,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主张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互联网公共政策。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说,“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惟有开放、包容、共享、多赢,尊重各地区和各国人民的愿望和选择,中国人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尊重,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才能得到确立。强调包容共赢、命运共同,为全人类作更大贡献,正是“中国梦”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在国际上的生命力和号召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