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茎叶相通,情之美景在于心
一粒小小的种子,根须紧紧抠住土壤,茎叶努力向上伸展,生命的诗意便在阳光下灿烂生成。
千万粒种子同时破土,将是怎样的春色?
历经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和聚力发展的当前岁月,宁夏人民深深懂得:只有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才能生活得更加精彩,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协力发展,开创未来!
(四)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宁夏地区回汉之间,“平日本无嫌隙,而腐朽昏聩的清朝官吏却人为地制造矛盾,挑拨回汉关系”。
在19世纪中期,因为清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打压,不少群众隐藏到大山的皱褶里,如同蒲公英的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从一户人家出发,有时甚至需要翻越一座大山才能看到另一户人家的炊烟。虽然山高路远,却并不妨碍回汉群众经年累月相处产生的感情。很多山坳里,至今流传着“汉保回、回保汉”的故事。
海原县树台乡韩庄村72岁的回族老汉李玉省说:“我们邻村的条子沟是一个汉民村,还是清政府的时候,由于官吏的挑拨,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回民说要杀光条子沟的汉民。我祖太爷当时有一定身份,半夜骑着快马赶去报信,把条子沟的汉民都救了,到现在,村民都说,回民对条子沟是有情分的。”
在战乱的年代,不同民族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西海固偏僻的山谷,在大山深处扎根、繁衍,重新组合成一个个村落。现如今,宁夏的2484个村庄,很多都是回汉杂居、多民族混居。
海原县史店乡米湾村是个纯汉族村,相邻的前川村是个纯回族村。两村被一条叫蒿沟的河沟紧紧连在一起,前川村在上游,米湾村在下游。15年前,眼看前川村2600多位回族群众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处处受限,米湾村村民的心“过不去”了,村里出资4万多元架设了一条从下游通往上游的“空中管道”,将蒿沟的泉水引入前川村。2012年6月下旬,米湾村人又花10万多元打了一口机井,铺设15公里的输水管道,将抽上来的地下水引入前川村。“机井每天出水也就500立方米,但我们先保前川村的用水,米湾村有河沟水‘垫底’。”米湾村党支部书记徐海涛说。
从“空中管道”到机井送水,不仅将米湾和前川村民的乡情连在了一起,更将两村人的心连在了一起。
(五)
1920年12月16日,一个寒冷的日子。
当晚8时06分,六盘山区剧烈晃动,山河呜咽。短短十几分钟内,70多座城镇消失得无影无踪。地震造成23.4万人死亡,作为震中的海原县竟死亡73604人,占全县实有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海原死了,人心却在守望相助中复活。
地震让太多太多的家庭妻离子散。善良勇敢的回汉各族人民敞开怀抱,打破禁忌,在废墟中重新组建起一个个家庭。
树台乡韩庄村66岁的汉族老汉张守成父辈兄弟4个。地震后,“一家几十户人,就奶奶和二大(二爸)、三大、我大被刨了出来。眼看拉扯不过三个孩子,奶奶就把三大送给一个姓王的回民家,跟了王姓。现在三大的三个儿子都是回族,住在三河镇苋麻村,相距90多公里。过去交通不便,一年也常走动,现在方便多了,走动就更频繁了。”张守成说,“每次他们来,住在我家,吃饭就安排到邻居回民家,比如李万云、马义才家,都帮我招待过回民亲戚。”
韩庄村还有个“回汉互拜干亲”的传统,从古延续至今。
回族老汉李玉省说:“我拜了个条子沟村的汉民干大(干爹),叫吴寿昌,当时的情景,现在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大概十一二岁,是个秋天,干大塞给我几个香水梨。去的时候,干大把我放在马上,他牵着马走。干亲认下后,逢年过节我们都要走动,干大家里的韭菜割了,杏子熟了,都要送过来。我家炸了油香,也提过去送给干大。现在,干大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但他的孩子依旧和我们交往很深。”
村支书田会民说:“我们村上一共710户,回族占68%,回汉互拜干亲的,起码有100多户。”
(六)
提起节日,宁夏回汉群众一口气能说出很多,春节、国庆节、端午节,还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吴忠市利通区百姓心里,还要再加上一个,那就是一年一度的“邻居节”。
每年九月,利通区金星镇、古城镇、胜利镇纷纷举办“邻居节”,大家放下手头的事儿,如约相聚过节。不管是相识的还是陌生的,不论是新邻居还是老街坊,大伙儿尽情畅谈,油香、果子、馓子、羊杂碎、烩小吃、粉汤、水饺……一道道美味佳肴被邻居们精心呈上。
61岁的回族居民铁战明是金星镇金花园社区的老居民,自社区建成就搬进来了。十年间,他亲眼目睹了邻里之间关系从陌生到融洽的过程。金花园社区每年都要搞“社区邻居节”活动,其中的厨艺大赛最受社区居民喜爱。铁大爷每年都要带着自己的拿手菜去参赛,还获得过三等奖。“铁师傅做的辣爆小公鸡、烧茄子特别好吃,我每年都要去尝一尝。”70岁的汉族老人潘宝权说。
每年端午,社区都会组织汉族居民教回族居民包粽子,做好后,请回族餐厅煮熟了,大家一起吃。
“我们发现,社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很多矛盾、冲突,尤其是涉及到风俗习惯方面,都源于不了解和误会。因此,我们致力于搭建一个社区居民相互了解、沟通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彼此认识、相互尊重。”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军说。
“‘邻居节’过得比春节还热闹,陌生的邻居都熟悉了,疏远的邻居也都亲近了。”金星镇材机社区居民张宝华说,因为住楼房的关系,以前邻里之间都是“一墙之隔不通气,一年四季不来往,擦肩而过不说话,楼上楼下不知姓”,通过一年一度的“邻居节”,大家真正品味到了“和谐一家亲”的甜头。